塑膠原料熔體流動速率,原稱塑料熔融指數,常用MI表示,現在國際上統一稱作熔體流動速率,用MFR表示,它是熱塑性樹脂和塑膠原料在規定溫度和恒定負荷下,熔體在一定時間內流過標準毛細管的重量值。其定義為:在規定條件下,一定時間內擠出的熱塑性物料的量,也即熔體每10min通過標準口模毛細管的質量,用MFR表示,單位為g/10min。
塑膠原料熔體流動速率可表征熱塑性塑料在熔融狀態下的粘流特性,對保證熱塑性塑料及其制品的質量,對調整生產工藝,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。
塑膠原料熔融指數表示熔體的流動性能,塑膠原料加工時的流動性的數值,一般熔融指數高,則流動性大,成型加工方便,挺度與阻隔特性好;抗沖擊特性,抗環境應力開裂特性,戶外特性,抗化學介質特性差;其熔融指數越小,則其斷裂強度、硬度、韌性、耐老化穩定性等性能都有所提高。
塑膠原料熔指是測出來的,是材料分子量大小的體現,同一種材料,分子量大,分子鏈長,流動性就差,用標準口模流出來的料就少,加工性就差一些。但材料并不是熔指一定大了好,根據不同用途一種表示選擇不同的熔指。
|